(通讯员 雷泽宇 寇新月)为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团体辅导,增强研究生骨干的心理调适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4月23日下午,9778818威尼斯在南校区网安楼A1-223举办“我的情绪我做主”和“自我成长关系融洽”主题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邀请中国科协心理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张思雯、齐静老师进行指导,9778818威尼斯研究生骨干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2个小时的学习与成长之旅。


我的情绪我做主
“我的情绪我做主”主题心理团体辅导面向9778818威尼斯研究生会成员开展。活动伊始,张思雯老师用三个热身小游戏帮助研会成员互相了解,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情绪是什么?”“你认为情绪对身体会产生什么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让大家对情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鼓励同学们分享今天的情绪,通过互相握手来表达情感共鸣,并围绕情绪、团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促使同学们逐渐打开心扉。
OH卡牌,亦称潜意识直觉卡,同学们随机抽取卡牌,进行自由联想并分享背后的故事,发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路径。活动尾声,大家抽取了有不同寓意的彩虹卡牌,张老师也向每位同学赠送了写有祝福语的贴纸,以真挚的祝福为这次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研会成员雷泽宇说道:“这场心理团辅活动加深了研会成员之间的了解,让我深刻感受到情绪疗愈与团体联结的力量。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充分调动了大家的情绪,在集体共鸣中获得了温柔的理解。这场活动不仅是情绪管理的学习,更是一次温暖的心灵共振,提醒我们在学术探索中既要保持理性思考,也要守护柔软的心灵自留地。”
自我成长关系融洽
“自我成长关系融洽”主题心理团体辅导面向研究生班团骨干代表开展,齐静老师通过一系列充满创意的互动环节为现场注入活力。
在“自拟名称/动作”环节中,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自己设计独特的代表动作与昵称,“比心”“比耶”“大鹏展翅”等生动动作搭配“siri”“Daniel”等趣味词汇,迅速打破社交隔阂,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在“自画像绘制”环节中,同学们以多元主题展开创作。穿搭主题展现个性审美,喜鹊报喜主题传递美好愿景,钝角主题蕴含抽象哲思,emoji主题则以符号语言勾勒内心世界······一幅幅风格迥异的自画像,成为大家深入认识彼此性格特质的窗口。
“身份交换”环节基于自画像环节自然延伸,同学们两两结对交换身份,在人群中经历多次角色互换后回归本我。这一过程不仅充满趣味,更让大家通过换位思考加深对彼此的理解。
后续的“标签提问”与“毛线传递式礼物赠送”环节进一步搭建起沟通桥梁,“标签提问”引导同学们深度对话,挖掘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思想共鸣;“毛线传递式礼物赠送”则以温暖的仪式感,让心意随着毛线的延展在人群中流动,为彼此留下珍贵的情感联结。




研究生班委寇新月表示:“在参加活动前,一想到要和不太熟悉的同学交流两个小时就有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觉得坦诚表达自我比较困难。但随着活动的推进,我发现固有认知不应该成为了解他人的障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抱着勇气去认识和理解他人,整个过程非常治愈。”
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交流,不仅帮助研究生骨干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节技巧,更在团队协作中深化了彼此的信任与默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心态和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未来,9778818威尼斯将持续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赋能活动,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筑牢心理基石。